VISION

李丰:O2O的机会和本质?

本文是峰瑞资本李丰在新浪创业新创课上的演讲内容。李丰认为,当下O2O所经历的,早在五六年前,已经在电商行业上演,只不过现在这个商业规律来到了O2O而已。不要再纠结于O2O的真伪与否,你需要做的或许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一场从未有过的创投动荡

我们简单回顾,从2015年到2016年,可能最难的事情是有太多的变化和声音。这些变化和声音大概同时产生,这些声音又凑巧在每一个方向、问题和观点上,基本上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

我做投资也没有遇到过这样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典型特点是几乎所有的变化、争议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同时发生,每一个变化基本上都涉及到几乎旗鼓相当的正反两方,我想这是对所有人来说最难的选择。

什么是这样的选择呢?举几个例子来说。这些基本是过去一年,或者是之后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们都要经历的事。

第一件事是2015年前半年创投市场非常好,这个好涉及到了很多方向。不管是企业服务,还是消费行业改造等。

第二件事刚好相对。从八月份开始,以上所有的行业都不太好都有泡沫。这时候开始有声音认为那些行业可能都是伪需求,都没有真正的创造价值。

另外,从2015年开始,很多公司,包括我原来管过的创业公司,都同时面对了这样一个诱惑和挑战:要不要拆VIE,要不要上新三板,要不要转成VIE结构。

那么第三件事又来了,如果这个公司是面向国内的资本市场,或者是面向中国的经济和中国的资本市场,可能大家也发现有些问题正在出现。

第一个问题是,2015年前半年,或者说至少年底之前,我们是如此充满敬意地看创业大街,这是被宣传报道最重要的地方;从年后开始,大家感觉到创业的孵化器正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人已经倒了,有人快要倒了,甚至有说法是今年90%的创业孵化器可能要没有了。

第二个问题是,年前大家都纠结的疑惑:中国的股市或者是资本市场会不会变?会不会好?到底什么时候会好?或者一直好不了?

在每一个这样的问题上你可能都听过两个截然对立的意见。

对峰瑞资本来讲,这也是一个也是巨大无比的挑战,挑战主要来自行业内的声音,因为在过去的若干年里面,从来没有过一个时候,总有不同的影响你判断和影响我们判断的声音。投资圈里,2015年年底之前都说全国投身互联网+,而年底以后要投身更多的实业和工业改造。

进一步说,我自己做投资的过去七八年时间里,还没有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我们经历过的所谓变化、挑战和机遇,基本原则上还是在一边倒的过程中少数人所坚持的事情,不管是泡沫,还是机遇。

比如说, 行业内经历过这样几个不同的阶段。从07年到09年,或者是08年到09年,那是我入行以来经历的第一次投资寒冬。

那时候几乎所有的投资机构的有两个表现:第一个是大家不太积极投互联网企业,一大堆人跑去投教育和教育相关的、现金流非常好的实体行业,这是在以前中国以投高科技为主的VC里很少出现的情况。所以后来一大批跟实体相关的教育和其他的实体产业,大概都是在那两年投出来的。那次大家表现比较一致,没有这次差别这么大。

那时候刚好美国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说有一些著名的基金做出了选择,认为互联网和科技可能要有转向,因此完全偏到能源或者完全偏到某一个方向,然后经过了七八年的轮回,后来发现赛道没选对,又回来接着投互联网。

第二次经历的事情,在座的各位可能有印象,从2010年到2012年一季度之前,在那两年或者一年零三个季度当中,电子商务热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

热到了什么程度呢?就跟去年上半年差不多。表现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所有的户外广告、汽车广告,或者大部分的地铁广告基本上是各种各样的现在还存在或者已经不在了的B2C电商广告,几千个也是有的。而之后发生的事情是:从2012年二季度左右开始,一直到2013年全年,资本比较冷的时候,出现了比较大的电商平台。

我的意思是,从我自己经历的投资过程,有过特殊的阶段,但没有像过去半年如此动荡过。这种时候对资本和对创业者来讲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这个时候你到底信谁或者信什么?

当然,肯定要信自己。我们自己的机构和基金也是一样,处在这么多的争议和争论过程当中,我们也做了一些选择。但是对于这些选择,我们现在也还不知道是对、是错,需要时间的检验。

所以今天的分享,更多的是分享一下我们峰瑞资本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过程——这段虽然很短,却正好伴随着最争议的时间——其中所做的选择,来谈谈背后的原因,而这些原因当然也是我们对于投资的看法、对于当下一些问题的看法。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看法仅供参考,因为在如此具有争议的过程当中,没有人能看到完整的球,把它上上下下各方面分析清楚。事实上每个人做出的都是偏主观的片面的评价,只是到最后,让时间检验哪一个主观评价更接近这个真实的球而已。

再次说明,今天分享的我们所做出的每一个决策仅供参考,既不做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股市的投资建议。

 

人民币vs美元

首先,是我们资本成立并开始融基金的时候,遇到的变化。

在我们离职开始做这个新基金的时候,是这个世界看起来如此生机蓬勃,投资看起来如此热情泛滥的去年6月份。但等到我们真的开始准备融基金的时候,经历了第一次股市的下跌。等到我们开始准备close,或者说关账这个基金的时候,是正好在8月底。

在7月份,我们第一次出去见了一大圈投资人的时候,获得了积极的认购热情,并且用很短的时间拿到了诸多美元基金的承诺、人民币基金的承诺,超过了我们想募的范围。于是我们说咱们正式开始做吧。

然后我们就遇到了第一次股灾,那时候还不叫股灾,叫资本市场下跌,我们拿到的承诺比原来少了一半,于是发现一时半会儿还做不了,还没有开始发文件就变成这样了,所以后来又集中精力搞了一阵。

接着到8月底,我们第二次准备正式发文件(我们叫LPA,基金认购册)的时候赶上第二次股市下跌,然后我们发出去的时候,我们的承诺又少了一些,好在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我们最终还是完成了最艰难的第一次关帐。后来陆陆续续等市场变好以后,超募了非常多,我们后来还增加一些基金的份额,到现在已经超过13亿多。

这个募资的过程当中,我们做的第一个艰难的选择跟我后面将要谈到的问题紧密相关:我们稍微调减了美元的额度,增加了人民币的额度。这决策背后的思考,有这样几个结论可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判断是从大逻辑上,在去年跟经济年终总结有关的一些会议上我曾经讲过,从中期来看人民币资本市场会有很大的变化,我主要讲的是二级市场和人民币这一侧的供给市场,也就是人民币的一二级市场会有很大的变动。所以那时候虽然是看起来最不好的人民币融资机会,但我们还是选择把它的额度调大一些。

为什么这么做呢?我们当时认为,人民币可能提供的资金总量,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会变的越来越多。那时候还没有出现国家提供很多钱或者国家希望提供很多钱到各级政府,再到不同的基金层面去增加投资。但联系到中国的经济转型问题、中国的二级市场要发展,所以我们认为人民币投资可能会变得更好一些。

就是说,人民币对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股权投资,我们以5到8年的维度,以经济的不崩溃为前提来看,大概会变得越来越热。

另外一方面,基于同样的判断,我们认为从美元这一侧来看,一是因为对中国经济不确定性的担心,二是因为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投资获得资产回报率在升高,三是美国政府收紧流动性等原因,包括潜在汇率的变化或者是汇率预期变化,这会导致美元投人民币境内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和愿望、回报和预期随之受影响。

所以诸上,第一个结论是:我们调减了美元的基金,增加了人民币基金额度。

这个结论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潜在来看,美元风险投资在之后一小段时间里,遇到的一个挑战是这个钱越来越不愿意往中国投,事实上有些现象、影响已经发生。

比如第一个影响是,代表中国资产的一些国外上市公司会私有化。这个看起来好像是由于市盈率造成的,其实很多是由于美元或者是国外货币对人民币计价的资产本身的预期造成的,如果趋势不变的话会有越来越多的私有化,越来越多拆VIE和人民币架构投资产生。

第二个影响要从人民币对我们的影响来讲。好消息是由于我们调升了人民币基金的结构,又因为人民币对于股权投资的热情,所以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场会越来越热。 坏消息是这个结构还不够成熟,很多成长期的人民币基金还没有能够形成。

换句话说,这个产业链还不是非常完整,前面的钱非常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后面的钱也很多——从现在国家的鼓励和导向来看。不幸的是中间的钱没有那么多。什么叫中间的钱呢?按照在美元基金里的位置,相当于投成长期,也就是A、B两轮的钱。

为什么不多呢?第一个原因是这一阶段人民币的投资基金和投资人还不是特别多,为什么呢?因为历史上投成长阶段比较多的人和基金集中在美元这一侧。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人民币这一侧?原因很简单:原来的中国资本市场,就是中国的股市对于公司的价值判断方法跟美国的成熟资本市场的股市不一样。

举个例子来说,为什么很多企业能够得到很高的估值到美国上市,并且有些还不是能够规模盈利的时候。大概来说,美国的资本市场,它对一个公司的成长空间和成长效率或者是成长速度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溢价和估值。相对应的,我们从国内股票市场来看,它可能更多的还是对已经实现的盈利和资产水平给予了一定程度的估值。这是中美资本市场的差异。

因为这个差异的存在,所以说如果你原来在人民币这一侧做成长期的投资,你判断公司的方法和判断融资的逻辑,跟一个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所需要的估值的逻辑是不太一样的。所以这块原来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巨大的链条。

早期人民币基金居多,因为它很简单,基本上就是对人做一个判断,这个事我喜不喜欢?根据我过往的经历和知识结构我做出判断就行,哪怕定完之后再改成美元结构也没有关系。对于创业者来说,人民币在早期比较多,晚期比较多,那么人民币架构的公司在中间这个阶段就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挑战和波折。

在美元这一侧,钱的供给有可能在中国境内变少,同时越往后的钱变的越难融一点。而在人民币这一侧,虽然往远了看前景非常好,今天也还不错,因为天使的钱很多,但不幸的是明天看起来不是非常美好。所以在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的选择上,创业公司必须要经历一个痛苦,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结构所造成的。

我们的选择是,我们选人民币比美元多。原因第一是我们的地位决定了我们是偏早期投资的;第二个是如果融到AB轮这个融资链条还没有形成怎么办?我们只能希望那个时候能变得更好一点,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包括像新三板机制的发展,大部分的公司会很容易不像原来的高科技企业成长步骤去发展。

原来的正常的高科技公司,基本要到融四轮的钱才能达到上市的门槛,为什么要融到这么多的钱?因为你要形成足够大的规模,而且你在中国竞争激烈的互联网或者是高科技市场当中,要形成大的规模并不容易。

这其中还有美元和人民币汇率造成的损失,美国对单个企业收费达到一两千万美金,在竞争环境激烈的企业当中,你要看原来美元架构下的资本市场或者是投资公司成长历程,基本融4轮才能最终到上市这一步。

不过人民币这边情况会非常不同,不同在什么地方呢?如果你看朋友圈,最近转的非常多的一个段子,具体的统计数据我忘了。大概意思是在中国上市公司里面,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年利润不够在北京、深圳或上海买一套房子,但是几乎所有上市公司的百分之一的股票都可以在这几个城市买一套房。

这种调侃其实是要讨论:到底是房市的估值泡沫大,还是股市估值的泡沫大。

中国大部分的公司往后看,中国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市场,按照现在的格局往后发展,大部分的公司可能融不了传统意义上的三轮钱。因为去年和前年的投资市场太热,每个公司的融资轮次划分都被弄的乱七八糟,出现了种子、天使、Pre-A、A+、Pre-B、B+种种叫法,对应到我们传统意义上讲的三轮,种子天使Pre-A都可以算一轮,A轮算一轮,B轮算一轮。

现实的情况是,按照中国现在资本市场的格局,如果你需要融个一两千万美金以上的规模,就有可能去资本市场。不管资本市场是现在的新三板或者是将来其他的市场,我猜这是往后看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如果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和我们看见的演进格局一样的话,可能会出现的企业生命周期和融资周期上的变化。

所以说对于所有创业者来讲,如果你面向人民币市场,极有可能出现的格局就是你在私募股权市场少融一些轮次,而在半公开或公开市场(我们把新三板也叫公开股权市场)可能需要多融一轮。

这是我们做的第一个比较难的选择。

 

O2O的机会和本质

关于第二个选择,我们先讲一些话题。

首先要解释一个争议性话题:关于O2O这件事到底值不值得做,以及有没有价值?我自己的理解是,在过去一年中市场经历了从非常热到非常冷,本质上是由资金的供给量决定的,类似的情况曾经发生在电商发展阶段中。

第一阶段,2010年以前,那时候讨论电子商务案例的时候,投资人的判断是,因为你没有物理上的接触和足够大的物理上的试用试穿的机会,所以很多人认为电子商务不会成为生活习惯,也不会成为一个大事。

但是到了第二阶段,2011年,投资人和创业者都认为每一个电子商务的品类,不管你卖的是多么特殊的电子商务品类,都可以成为一个电子商务的入口。这也是当年所谓“电子商务投资泡沫”时的情况。

第三阶段,到了2012年全年,绝大多数人认为电子商务并没有创造出来巨大的价值,它只不过是单纯通过补贴增加的零售渠道,这是前后三年当中大家对于电商在认识上的差别。

发展结果也很简单,第一个阶段有淘宝,为什么会有淘宝呢?从宏观上看,我们从2000年到2010年,经历了非常快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带来了两件事:第一是生产力总量和生产力效率的提高,第二是居民收入和支配收入的水平大幅度提高。除这两个大前提之外还有一个中观前提,从国家最宏观的供需结构,也就是人口结构上来讲,2012以前,还有年轻人增长比较快的阶段。

那这三个前提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呢?简单讲就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水平提高和可支配收入的提高速度比较大地超过了零售行业的发展速度,这是其他国家都很少经历的极快速增长的阶段。

这个社会的矛盾更加直白地说,就是我有了钱但是在线下未必可以买到我想到的东西,或者是合适性价比让我愿意购买。于是中国的电子商务比其他国家更为繁盛,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08年到2012年这几年时间,中国出现第一波电商浪潮。

所以你也能理解,为什么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的速度在整个零售总额当中占比增长的速度远远快于美国。我们用了快速增长的五六年时间到10%以上,而美国从95年、96年开始搞电子商务,到今天也没有搞到10%。这一波我们讲的是淘宝,淘宝解决的是买得到的问题,淘宝上什么东西都搞得到,为什么这会成为一个需求呢?因为线下你什么都搞不到。

这时第二个问题也出现了。淘宝是一个百货大楼,有500万个商铺,卖了10亿个不同的商品。对于一个以前不经常在网上买东西,被电子商务泡沫教育上网、线下零售业又确实满足不了需求的人,会经历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一个这样的新用户需要学习如何逛一间这样的百货商店,从里边找到你想买的那几件或几十件商品。

这就催生了这个需求的后半部分,也就是我不需要你逛几百个商铺,只需要你逛几十个,从几百件商品里就能找到你想要的那个。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出现了第二波电商浪潮,也就是B2C,天猫、京东那一波。

从本质上来讲,电子商务的本质是零售,符合所有的零售规律。就它繁盛所利用的机会,从长期看是因为提高效率,从中短期看是因为在中国出现了消费水平和线下供给水平之间的差,在那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有了一笔钱把这个沟填平了,那个阶段谁站在沟里没有被土填死,谁就站出来成了一个电子商务平台。

所以回过头来说O2O,电商本质上解决的是零售里的问题,那O2O本质上解决的是服务行业里的问题。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大家过了买东西这个阶段,现在都是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来买服务,这时候服务业是我们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

但是有个问题,在2000年到2010年之间,我们的零售行业借助于中国发展成为了世界的代工厂,有了生产的基础,我们开始在国内进行了第一次在线下的发展。比如说大规模开商场,这是中国居民收入水平快速增长的惯性反应,只是后来被中间冲出来的第三者电商打破了,并且把整个事情又往前发展了一步,比在线下开商场所获得的成长速度更高效。

反观我们的服务行业,除了餐饮之外,中国的绝大多数的服务行业,即便是一二三线城市,很有可能发展的时间阶段比我们的零售行业还要再晚一点,还要再落后一点。

这种“晚”和“落后”,可以举打车的例子。现在打车市场有迅猛的滴滴和Uber。不过在中国打车市场,几乎最早的是易到的周航,但是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没有做成该有的样子。客观原因是什么呢?中国的服务行业还没有得到多层次的充分发展。

周航赶上的情况是这样的,在中国的一线城市和个别二线城市,居民收入上涨水平是不是能用得起一种介于出租车和酒店专车之间价格的车辆,中国是不是到了这个层次?到了。但是服务标准有没有建立呢?没有。因为缺乏传统。

可以参照的是,如果大家去国外旅游,如果你用过的话,国外有一种存在二三十年的服务叫Limo,或者Black Car服务,就是豪华车服务。但中国的问题是服务行业发展的比较慢,而且时间比较短。中国市场上有没有足够多提供这个服务,还没有形成。

这时候易到做一件非常有意思有理想的事情,在合适的阶段进到这个市场来服务具有消费能力的一二线城市的用户,给他们提供这样一种交通服务,介于几乎没有服务的出租车,到几乎是4倍半左右价格的酒店用车之间。但主要问题是标准如何来定?服务层次不同的时候支付的价格是否应该有不同?用户多花20%、50%或者是100%的价格的时候,应该买到什么样的专车服务?他们是不知道的。

再一个, 从提供专车服务来讲,你没有成熟的驾驶员,如果你重新找到一些人愿意提供服务的话,他们也不知道提供什么样标准的服务。

所以说接下来的事,面对这样的市场,你得告诉用户,你可以形成一个习惯和购买的意识,你能够在市场上买到比出租车贵一些,但是可能对你来讲服务体验更好一些的交通服务。这种服务还可能进一步是在车上放矿泉水、让车干净、没有味道、尽量用导航认路、尽量提供一些服务,比如说车内WiFi。

这种情况也类似中国的电子商务。为什么亚马逊在美国开始启动的时候,第一没有京东这么快?这个我们已经讨论过了。第二为什么亚马逊起来不像京东那样建一套物流、配送、仓储体系?

这是因为线下零售行业的发展在美国有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而中国是跳跃式的进步,你最大的机会在于与线下与你相差更远,而你的挑战在于你缺乏基础设施,你只能被迫想办法自己做一基础设施。又要教育消费者,我是更好的消费体验,你要上来买;又要教育品牌商什么是电子商务的品牌,什么是电子商务的用户体验,又要把库存、物流和仓储这些东西的周转效率提高。

所以四年以前和三年半以前,最早易到做专车服务的时候,面临的是巨大的市场机会,但是一个极其苦逼的创业环境。是因为消费水平已经到了,但是没有线下解决方案,给你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但是不幸的是,从消费者到供给、司机,到中间以什么样的标准和流程来服务,没有人建立过这样的系统,所以什么东西都要自己搞。

对于易到而言,凑巧你开始把两边和基础设施都搞的有模有样的时候,赶上一个资本更加雄厚的对手冲进来,胜利的果实就被攫取走了。举易到的例子,是想最后讲明白两句话。

第一句话,中国的O2O创业方式,既然它的本质是面向服务行业,那它是不是有机会?我刚才解释了,其实中国的服务行业在中国新城市消费模式当中,面临的机会极有可能比美国更大。

但紧随而来的坏消息是,你做O2O的时候,因为你做的是服务行业,所以本质上你要先解决的是服务行业里所有环节的标准和供需预期的一致。这句话用人话讲就是,你几乎要把这个行业从头到尾重做一遍。

所以对于O2O,到底是不是泡沫和有没有价值,其实不一定取决于互联网。取决于哪怕你做的是一个纯粹的线下服务行业,你所提供的服务先从它的流程体验上来讲,是不是远远的先进于其他解决方案,尤其是线下其他可对比的解决方案。

你做到了第一件事以后,你多半要有一点耐心。任何一个这样特征行业的发展跟电子商务是一样的。刚才回忆了2008年到2012年,从投资人的角度和创业者的角度看电子商务:经历了从不好到太好,再到不好这个过程。

只从已经发生的现象总结,2010年到2011年巨大无比的电子商务泡沫,解决了两个从现在往回看非常重要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教育了足够多的用户,开始使用这个服务;第二个是解决了有足够多的行业创业者,在各个角度围绕电子商务创业,慢慢开始有基础设施了。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现在要想从物流开始重新做一个京东,大概既不合理也做不成了。因为经过那一轮大规模的刺激之后,物流这个行业的充分发展已经变得比较好。

我拿这句话翻译成O2O,是一样的道理。

第一个是巨大无比的O2O的泡沫,最大的好处是养成了足够多人去体验这样一个类型新的服务,以前不够好且不够多,以后大家开始慢慢形成这个消费意识和判断。 第二句话也一样,教育了足够多的创业企业和从业者,进入整个循环链条的搭建。

还有半句话,比起标准品物品流通的电子商务,O2O企业规模化需要新更多的耐心。因为原则上你是服务行业,你是通过人来提供服务体验和流程的,所以经过了第一波教育用户和基础设施建设之后,才会开始洗出来第一波O2O里面的企业。

淘宝为什么不是这样?因为淘宝干的太早了,也是熬到了2008年才开始快速增长。出来太早的巨大好处,就是如果你在市场中活到了起来时候,肯定占了很大的比例。连当当最后都有了足够大的生机。当然如果想做到足够大,你得从很早开始,就花很大的经历去做两边和中间的市场。

所以对照电商来看O2O,从结论来说。第一,如果做中国城市的服务改造,绝对是巨大无比的机会。第二,你需要从服务行业的标准开始改造,然后才能到互联网提高效率的层面。第三,O2O比电商更难规模化,积累品牌的速度会慢一点。

从今天看过去的两年,O2O出现的种种过程,跟电子商务面临到的四年或者是七年的发展过程几乎完全是这样的,你要向后延伸去看也是这样的。

当然另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我提出来仅供开放性的探讨。第一,线上零售领域不管是京东、天猫或者淘宝,有一个特征是大家的品类扩充很容易,从品牌到平台都可以横向延伸。线下传统零售行业中,这个规律是不是存在?这个比较容易找答案。

第二,很多人讨论O2O会不会有足够大的平台?如果这个平台最终依靠品牌来成就,那么服务行业有没有快速、规模化横向拓展品类的能力和可能?

解决上述问题的提示:在线下是不是曾经有过某些服务行业的品牌,积累到足够好,可以很快横向拓展品类的品牌,以及它是如何拓展的。

以我的经历,我们可以看下教育培训行业。看下新东方和学而思,看看他们的线下品类扩张是如何形成的。

新东方有没有线下的品类扩张呢?显然是有的,新东方开始从出国考试做到大学生考试。但是相对来说,一直没有形成足够强的K12,或者是K12的理科品牌。另外一家教育培训行业里的学而思路径类似。先是从小学生奥数开始,接着做初中生、其他学科,并且覆盖到K12的全部学科。

两家在挤对方这件事上,都做了很大的努力。从现实来看,新东方没有挤到学而思的理科培训,学而思也没有挤到新东方的英语培训。这是线下出现过的情况。很多事情商业规律的本质是一样的,它们反映到线上和线下的时候,会有一些基础设施的不同。

 

下一个巨大的机会

最后,我想讲一下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下一阶段的投资机会,或者说中国什么样的行业当中存在着巨大的机会和哪些模式比较好?

在探讨这个话题的时候,我想到了以前从来没有看到的角度。

我们知道93年到94年《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一次颁布,教育不是可以商业化的产品,但它把教育变成可以市场化运营的机构。那一年出现了新东方,而且诞生了很多教育创业者,所以这是政策带来的红利。而且这种红利相对应的人口情况是,不会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人口增加和减少,也就是多教师来源也基本保持一个比例上的稳定。

那么这样的情况下,政策在产生市场红利的过程中,就一定会伴随着一个主要矛盾。如果这个矛盾解决了,那你解决矛盾的办法、模式和机制,最后就会促使你成为一个大公司。

拿教育行业里的新东方举一个例子,如果我把教师资源可以市场化,这个时候出现的矛盾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钱占用老师的资源,因为老师的资源是不能快速增长的,而且也是稀缺的。这个时候社会就出问题了,如果我一旦把教育资源市场化以后,极有可能出现的挑战是,就是没钱的人就没教育资源了。

这个时候社会显然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出现,因为它阻碍社会进步,所以它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从今天的结果来看,那很显然能发现,无论是新东方还是学而思,90%以上的老师不是师范专业毕业的,而且其中绝大多数人原来也不打算当老师。

解释一下就是,你发现一旦市场化以后会带来了很大的红利,但主要矛盾是面临如何分配教育资源,并且还要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大趋势上分配教育资源。

因为资源不够分配,你又不能显著增加师范毕业生,于是新东方做了一件事,通过市场化的定价方式和市场化的薪酬方式,使得原来非常多的不会去当老师的优秀人才也去当老师。这件事从分配资源的角度来讲,极大的增加了市场当中的老师供给,解决了市场化以后出现的主要矛盾。

另外一个,我们在座很多人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在2000年上的大学。如果你们有印象的话,2002年到2008年之间,教育培训市场出现了非常多的考研教育机构。这些考研机构基本上都是用大学老师或者是号称某个考研命题组的老师来讲课,并且那个阶段还是一千人到两千人的大课。

为什么这些学校到最后没有了?反而变成了是新东方和学而思这样的机构,最后成为有品牌,且存续下来扩大经营规模的教育培训机构?这其中存活下来的品牌的解决主要矛盾的方式,值得每一个行业的从业者思考借鉴。

总结来说,这几个企业走到今天,当然百分之百有他们CEO的能力和特定历史阶段的机遇。但是如果你回过头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也有一些其他的客观因素,比如在一个社会快速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主要矛盾需要被解决,而且一旦获得高效的方法、模式和机制,就会真正成就这些企业和CEO们。

从事后来看,这几乎是固定规律。我只是拿这件事举一个例子,提供一个参考方案或者是思考问题的方案而已。

所以O2O是不是一个伪命题?能不能提高效率?服务行业在中国有没有机会?新的城市消费行业有没有机会?中国所有事情和宏观因素的变化会不会导致企业服务越来越好?什么样的企业服务越来越好?中国的实体行业和中国的制造行业会不会越来越好?有没有新的投资机会,还是会就此一蹶不振?

本质上讲,其实就是2015年到2016年里,面对如此多的变化、争议和挑战,在每一个事情上都有两种不同声音的时候,为什么说对你来讲最难过的事情就是想清楚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判断?

因为这个判断实际上最终是要解决你想做的事情当中的主要矛盾。这就是我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