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制造业人人员的流失,里工实业的总裁李卫铳深有感触。" 现在制造业人员流失越来越多,进入制造业的人却越来越少,有些职业技术学院甚至取消了数控专业,因为招不到学生。"
" 无论你的设备多贵,产品有多好,没人生产是没用的。" 深陷招工难、用工荒困境的里工实业,从 2016 年开始自主研发、生产工业机器人。这一举措,大大减轻了产线负担,解放了工人双手。
产线的智能化在提升产效的同时,也给业务和组织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由于业务的定制化属性,里工实业时常要面临来自不同行业、不同类别的非标准化定制需求。
对此,里工实业的管理层开始在管理和组织架构上下功夫。2020 年,里工实业开始启用钉钉,将组织管理相关的审核流程统一搬到了线上。
过去,每台设备都需要配置专属点检表,记录其运行状态,员工需要每天到每台设备前记录点检数据。而且,产线的数据反馈 8 个小时才刷新一次。
里工实业使用钉钉开发的低代码产品 " 宜搭 " 自行搭建了 MES 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在平台上一目了然,让工程师能够快速排查出异常情况。生产数据每天刷新次数超过 200 次。
自从使用机器人和数字化转型以后,里工实业的人员流失率从 5 年前的 65% 降至 5%。里工实业总裁李卫铳表示,使用机器人和数字化转型,不是为了取代人,而是为了更好地留住人。
目前,里工实业有 219 名员工,产线员工的占比不到一半,一年要向客户交付价值 1 亿元的产品。公司通过机器人与数字化的结合应用,推动产能增加了 35%。减少的产线工人,有一部分转岗到了机器人工程师岗,数字化的推进也带来了新的岗位。
关键在于打通数据链条
" 确定性 ",是李卫铳谈及数字化最深刻的体会。从事人工智能物联网装备研发及制造,里工实业对数字化的需求格外迫切。" 不只是产线的自动化,更需要生态链的智能协同。" 李卫铳说," 作为一个制造业企业,数字化的关键是通过数据预测整个生产情况,让我们知道哪些资源用对了,有哪些资源用错了地方,并把这些纠正过来,保证生产效率最大化。"
在不断实践中,李卫铳意识到,工业化的本质是制造能力的数字化。" 使用机器人之后,我们解决了劳动问题,却没有很好地解决后续数据分析处理的问题。" 比如数控机床使用多年后,本身就积累了一些数据,但是在很多传统工业企业里,这些数据并没有帮当做一个有效的资源被提炼和分析出来。
随着近些年工业互联和数字化转型概念的火热,除了里工实业这种传统制造业以外,不少互联网大厂也纷纷布局相关业务,其中较为普遍的是为工业企业提供软件和 " 云 " 服务。
工业领域的企业用户对于数据的敏感度很高。然而,在产业生态中,数据往往承载着商业秘密,上下游的竞合关系更为复杂,因此数据如何使用是个关键的问题。工业企业和数据服务商之间的 " 信任度 " 过低也成为双方互相触达的壁垒。
对制造业厂商来说,企业的数据属于商业机密,不会轻易透露。而从互联网大厂的角度,拿到相关数据需要经过现场调研,成本过高。再者,非工业产业的资深从业者,也很难看得出某些数据背后的含义,无法精准识别出有效数据。
里工实业首席运营官黄元园表示,要做好产业互联网,首先是数据驱动,其次,则需要很强的工业知识,对产业还有工艺等相关知识的理解。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广东分院院长黄启阳表示,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应用就是要把数据打通,但是很多传统工厂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时候,分别找不同的供应商提供不同的服务,各供应商之间存在壁垒,对后续一系列的应用造成很大的障碍。
中小企业如何搭上数字工业化转型的 " 快车 "?
在疫情持续影响下,企业的不确定性压力增加。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自有资金不足、社会融资困难等问题,更容易受冲击。
在 2021 年第 27 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中小企业部长视频会议上,APEC 部长们一致认为,数字化是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因素,采用数字化的手段和工具已不再只是解决问题的可选项,而是必要项。
作为一家定制化、柔性化、离散型的生产制造企业,里工实业一直以来都维持着小批量生产的模式。其业务涵盖汽车、航天等领域。2021 年,企业产值达到 1.1 亿元。据悉,里工实业每年的研发投入达 1000 万元,占比 15%。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现存的中小企业中,有实力每年能拿出 1000 万作研发投入的并不多见。种种限制之下,很多企业陷入不想转、不敢转、不能转的困局。
" 一方面,生产设备比较贵,一台进口设备的价格可能高达几百万人民币,中小企业可能用不起。希望可以进一步实现国产化,把成本降下来。" 李卫铳认为,对中小企业来讲,数字化是一个一把手工程,需要自上而下去推动。" 如果能够有一些服务商,它可以提供更多廉价的数字化方案,企业先通过简单的软件实现部分数字化,也是可行的。"
从现阶段来看,制造业要转型升级,更需要的是一线科研人员。今年以来,不少互联网大厂裁员,这对于里工实业之类的制造业企业来说,无疑是个 " 捡漏 " 的好机会。
除了企业本身,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
今年印发的《" 十四五 "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促进工程,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步伐。